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機關介紹 > 認識石岡 > 歷史沿革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歷史沿革

一、史蹟設置經過

     石岡鄉99年12月25日改制為臺中市(直轄市)石岡區,石岡舊稱石崗仔,乃因地處大甲溪南岸沙洲 , 在滿佈石磊之坑谷口處建莊而得名,民國九年易為石岡庄。本地昔為拍宰海平埔族 (Pazeh) 樸仔籬社群(Poali)及 社寮角社群(Varutto) 社域,早期亦為泰雅族( Atrayal )出沒之區。
  康熙末年石岡始有客籍移民入墾,至乾隆26年,漢人墾拓已達今日土牛村,築有19個土牛為漢番之界,並嚴禁漢人越界進墾。
    有清一代,原屬彰化縣貓霧栜東、西堡,至乾隆中葉改為栜東上、下堡,同時以本區及東勢、豐原地區為上堡。光緒13年台灣建省,本區隸屬於台灣府台灣縣栜東上堡。
    日治初期(光緒21,明治28)日人改設台灣民政支部,旋改民政支部為台中縣,下設辦務署,本區屬於台中縣葫蘆墩辦務署栜東上堡轄域,遂置石崗區庄長,轄有石崗仔庄、先塘坪、社寮角、土牛及朴仔口庄等。迨光緒27年(1902,明治34),日人廢3縣3廳及辦務署制,遂改縣為廳,全台設20廳,廳下各設支廳管轄。日治後期於民國9年(大正9)7月,實施地方政制大改革,將全台設5州3廳,下設郡街庄,台中改州,堡改為郡;將原本區所屬之樸仔口庄,以埤頭為界合併葫蘆墩區,而本區改稱為台中州東勢郡石岡庄。
    民國34年,台灣光復後,改屬臺中縣東勢區石岡鄉。民國39年底,撤廢區署,改稱臺中縣石岡鄉,99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臺中市石岡區,現轄有10里,119鄰。

石岡水壩 土牛地界卑

二、史蹟
◎先住民文化
      台灣在漢人未移住之前,已有先住民棲息其間,惟先住民大致可分為山地與平埔族兩種:一為匿居深山者,則所謂之「生番」,一為居住於平地者稱為平埔族,亦即所謂之「熟番」。石岡區地近山區,昔為山地族人出沒之區,故特為述之。
       台中市境內之山地族人分布,以泰雅族(Atayal)為主,並以大甲溪上游為其據點區域。其中之南勢群由淺山一帶之若干族群所組成,部落有南阿冷社、塔布蘭(Timburan)及裏冷(Riran)等社,而白毛社位於大甲溪左岸與稍來社相對,初往於裏冷,後有部分族人沿大甲溪向西移動,在白毛建立新社區。
    台中市泰雅族無不沿大甲、大安二溪流域而居,海拔均在5百至2千公尺間,由於民族習性保守,文化傳統單純,以其族人聚落分布型態而言,對其社會經濟生活具有相當重要之意義。泰雅族人尚武好戰,往昔有出草列首習慣,以彰顯其武功與社會地位,同時亦喜歡鯨面,為其特殊之風俗。
    至於平埔族方面,包括有拍宰海(Pazeh)、拍瀑拉族(PaPora)及道卡斯族(Taokas)等族群;拍宰海族則以今豐原區一帶為中心,主要部落有岸裡、翁仔社、朴子籬以及本區社寮角社等。據「台灣府志」番俗志記載:「本省北路熟番八十二社」,即涵蓋岸裡九社及朴子籬等,共有十三社之多。至十九世紀末期,日人伊能嘉矩所著:「台灣蕃政志」,除前述十三社外,尚有大馬僯、社寮角、水底寮及大湳社等,其分布地區則包括山城三區在內。
    本區地區在漢人未入墾之前,已為山地、平埔族群所盤據,原住土著族為拍宰海族之樸仔籬社、社寮角社等分布期間。明鄭以前,平埔族唯一孤立閉塞社會,狩獵維生,不諳農耕,農產技術落後,尚停滯於粗放農牧時代。
 自乾隆年間本區開放以來,漢人大批湧進,而平埔族與漢人接觸後,其生活習慣無不深受漢人之影響。在漢原競爭結果,原住民難抵擋漢族文化優勢,或接受漢化,或被迫他遷。於是本區所屬之「樸仔籬社」及社寮角之「沙連敦」等族人,於道光年間亦隨其岸裡大社等族人遷移埔里地區,而原部落社區則日見式微。

◎漢人社會之建立
    早期移民來台者,大多以中國閩、粵兩省為主,尤以沿海地區之漳、泉流域最多。其中粵籍人數較少,似乎與清廷之嚴禁客家人渡台有關,同時亦因大批閩人先佔有沿海平原關係;泉州人大都在海岸從事貿易,漳州人則多從事農業,而客家人則多在近山地區開發。
    原台中縣自康熙末年以來,先後有客籍移民入墾,其較大規模者有雍正年間之岸裡社通事張達京(大埔人)組成「六館業戶」,開發台中平原之西北部一帶地區。同時在大肚溪上游,另有曾、何、巫姓粵人入墾溪東,開拓柳樹湳、登台(即今霧峰區境內)諸莊。嗣後,因漳、泉移民大批湧至,遂釀成分類械鬥,粵人勢單,退走內山,而形成原台中縣早期開發遞嬗上所謂「客家人路線」之特殊現象。
    乾隆初年,閩粵移民來墾者日多,遂向東方近山地移懇,由於原住民之侵害頻仍,乾隆26年(1761),官方遂在本區立碑禁越,並建「土牛」為界,「土牛庄」因而得名。石岡仔既拓,遂有大埔人劉、郭姓移民入墾上、下土牛及社寮角一帶,旋越大甲溪進墾東勢角原住民所屬地區。先是粵人劉中立、薛華梅為「番割」與原住民往來而建立社寮莊,乃奠定山城一帶開發之基礎。
    本區昔為拍宰海平埔族樸仔籬社群分布領域。自康熙50年(1711),有廣東省大埔縣劉元龍來台,初居嘉義縣柳宰坑一帶拓墾,至其子劉永萬、劉永順兄弟移墾石岡仔。有饒平縣人劉廷魁、黃可文,從員林入墾。雍正元年(1723),更有饒平縣人林仕泰墾崁仔腳一帶。乾隆年間,客籍墾戶已進入東勢角向岸裡社承墾大甲溪中游地區,乾隆26年,清廷雖在土牛莊立碑劃界,禁止漢人越界開墾,為大批移民湧至,墾務與日俱進,嗣後,更有大埔縣人曾安泰、何福興、巫良基等人自貓羅堡丁台莊率眾入墾,創造石岡仔莊。在早期移民過程中,其特徵有二:一為雍正年間入墾,大多由牛罵頭(今清水區)經由朴仔口,再入墾本鄉石岡仔、金星面一帶。二為乾隆年間,由南部之嘉義或彰化方面入墾者,因石岡仔已為人所開發,不得已東進入土牛、社寮角一帶拓墾。
    綜上資料可知,本市內山地區開發較晚,亦因泉、漳人已佔有沿海平原,而粵人不得不向近山一帶進展,同時亦因粵人在其中國原鄉都為山區,一切生活環境較為類似使然,客家人「客而家焉」似乎不無發揮其堅苦耐勞之精神。石岡區早期移民向以潮洲府人為主流,尤以大埔縣籍所佔比例偏高,與鄰近之東勢區等地雷同。區民姓氏分布以劉、黃、林、張姓等所佔比例最高,形成石岡區以上述四大姓為主流。

三 、 地名沿革

( 一)栜東上堡:包括今本市之豐原區、東勢區、石岡區、新社區、潭子區、神岡區等及苗栗縣卓蘭鎮與北屯區、南屯區之一部份。此堡在康熙末葉,與栜東下堡合稱為「貓霧栜堡」,至雍正12年始分出為貓霧栜東堡,乾隆年間改稱「栜東上堡」。
(二)石崗仔:今本區石岡、萬安、九房、金星等里。包括舊小字石崗仔、九房厝、金星面等聚落群,位於珍重山地與新社河階群間之大甲溪中遊河谷南岸與八堡圳之間。
(三)九房厝:位於石崗仔街坊之東方,係為黃姓移民血緣聚落區。地名原作「九房屋」,後來閩南化成「九房厝」。
(四)金星面:在金星里,距石崗仔街之東南方約1 .3公里,位於新社河階群中之下金星面河階面上。地名起源,以該村土地公祀東南方有尖峰,狀似金字,後以山與星音近而傳之。
(五)土牛:今本區土牛、德興、和盛等里。位於新社河階群東北角之南眉河階之北緣山麓與大甲溪間之谷地中,海拔約為300公尺上下。此地帶昔為拍宰海平埔族樸仔籬社群分布區,自康熙末年開發以來,大批客籍移民湧至,於乾隆26年,官方遂在此立碑分界,並築土壘19座,以禦番害,故得稱。
(六)社寮角:今本區萬興、梅子里等。位於大甲溪中游谷地中之南側,南倚食水嵙山,海拔約在300至320公尺間。社寮角原平埔族 Daiaopuru 支族社寮角社所在地,乾隆43年(1778)客籍大墾首劉中立、薛華梅入番社為蕃割(通事),在此與大甲溪上游之泰雅族通商交易,其所築寮社泛稱為社寮。
(七)梅仔樹腳:今本區梅子里。早期有大梅樹數株,漢人在此創建村落而得名。
(八)沙連敦:舊大字社寮腳,尚包括「梅仔樹腳」及「沙連敦」二小村。沙連敦土大甲溪南岸河崖上,係河床砂質地。早期稱山胞為生番或沙連,墩即小山崗之意,故「沙連敦」係社寮角社舊部落也。
(九)仙塘坪:今本區龍興里。位於新社河階群中之高位河階面仙塘坪河階上,海拔約在440至500公尺間,對比高度140至170公尺間。地名由來於聚落西北方,有十分河階崖湧出泉水,可灌溉農田,因泉水受地表赭土影響,成鐵銹色,閩南語「銹」、「仙」同音而傳之。
(十)南眉:今本區德興里。位於南眉河階上,屬新社河階群中之地位河階面。東臨大甲溪河階崖線呈半圓形,狀如月眉,故而得稱。
(十一)崁仔腳:今本區和盛里。位於大甲溪南岸南眉河崖下,故得稱。今築有堤防,為大甲溪砂石場地,故稱「石仔堀」。

  • 市府分類: 資訊管理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9-05-13
  • 發布日期: 2012-09-14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石岡區公所
  • 點閱次數: 9834